二小节打击乐器声音传来的更加热情昂扬、流畅活泼的旋律,让人感觉充满了生机和活力,生动再现了民间节日舞龙、敲锣打鼓的欢乐场面,洋溢着鲜明的民族性格特征和生活气息,1934年聂耳编曲改编民乐《道八班》,改名为金蛇狂舞,金蛇狂舞:民族管弦乐,取材于民间器乐道八班。

 金蛇 狂舞的艺术特征

1、 金蛇 狂舞的艺术特征

二小节打击乐器声音传来的更加热情昂扬、流畅活泼的旋律,让人感觉充满了生机和活力。第三段。作者巧妙地借鉴了民间锣鼓中“螺顶”的结构形式。上下句相互呼应,句宽逐渐缩小,语速逐渐加快。再加上锣、鼓、钹、鱼目等打击乐器的节奏衬托,使情绪层层上升,直至欢腾的高峰。生动再现了民间节日舞龙、敲锣打鼓的欢乐场面,洋溢着鲜明的民族性格特征和生活气息。整首歌曲伴着激昂的锣鼓声,渲染出热烈、欢腾、振奋的气氛。

2、民乐 金蛇 狂舞所表达的是

1934年聂耳编曲改编民乐《倒八盘》。乐曲旋律高亢激昂,锣鼓铿锵有力,渲染了节日的气氛。金蛇 狂舞:民族管弦乐,取材于民间器乐道八班,1934年聂耳编曲改编民乐《道八班》,改名为金蛇 狂舞。乐曲采用环形结构,旋律热情高涨,锣鼓铿锵有力,后来改编成琵琶独奏,尹彪改编成吉他。道八板是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器乐老六板的变体,它以后者的尾部作为乐曲的开头,所以俗称道八板。第二段将原曲中的“宫”(即3)字换成“范”(即4),转入宫调的上四度体系,心情爽朗热烈,故又称“范忘功”或“无功班”。第三段采用“蜗牛封顶”的行进方式,上下句呼应,句幅层层递减,意境层层上升,达到全曲高潮,整首歌曲伴着激昂的锣鼓声,渲染出热烈、欢腾、振奋的气氛。


文章TAG:舞蹈金蛇狂舞  金蛇  狂舞  道八班  歌曲  改编  
下一篇